机电及自动化学院文件
机电〔2017〕50号
关于加强课程质量评价的实施意见
(试行)
为更好地贯彻《华侨大学关于贯彻落实教育部“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”实施意见》的精神,结合《机电及自动化学院本科教学课程管理规定(试行)》,机电及自动化学院拟从本文件实施之日起,对本学院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、专业课程(包括专业必修课、限选选修课和选修课)等进行课程质量评价。具体实施细则如下:
一、课程质量评价的实施对象
机电及自动化学院所开设的全部工程基础类、专业基础类、专业类课程(包括专业必修课、限选选修课和选修课)和实践类课程等。
二、评价主体
选修本门课程的所有学生,样本数量应大于选修本门课程学生数的80%。
三、评价内容
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教学过程及学习过程评价、教学大纲评价(含课程考核方式评价)、试卷分析及课程目标的实现情况等几部分。
(1)学生对教学过程及学习过程评价
1)学生对课程教学目标的了解程度;
2)学生对自身上课过程的评价;
3)学生对授课教师授课过程的评价;
4)学生针对具体课程教学目标的了解程度、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、掌握了教学目标哪些主要知识点或获得了哪些基本能力等;
5)实践类课程还可包括对实践场地、设备等调查;
6)学生对本门课程的设计或授课过程的建议等。
(2)教学大纲评价
1)教材选择是否合适;
2)课程目标是否能支撑对应的毕业要求指标点;
3)教学内容是否能体现课程目标,从而达到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;
4)教学进度安排是否合理;
5)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否合适,能够满足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;
6)课程考核方式是否恰当,是否有详细的权重系数和评分标准;
7)是否有教学总结,教学总结是否有针对性?
(3)试卷分析
1)试卷出题范围是否包含了60%以上的知识点;
2)试卷内容符合教学大纲要求;
3)试题类型满足考核要求;
4)试卷的评分标准有严格的规定,便于评定成绩;
5)越过过程规范,有必要的签字;
6)试题对课程目标达成情况分析。
(4)课程目标的实现情况
1)课程目标设置是否合理;
2)课程目标个体分布情况;
3)课程总体目标实现情况;
4)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分析。
(5)专家和同行对课程质量的总体评价(6)课程的持续改进
任课教师应根据课程质量分析报告,根据存在的问题形成改进说明,改进应具有可操作性,用于下一学年课程的考核,利于课程的持续改进。
四、评价周期
课程评价每学年进行1次,基本应在课程授课结束后,采用问卷调查(网络调查或纸质版)、当面沟通交流、书面通知、自我评价等形式进行。
五、结果形式
任课教师应综合各方面信息,形成针对课程质量的质量评价报告,并将结果报送教学副院长审批,结果留存一份在教学秘书处。
机电及自动化学院
2017年12月21日
附件1、教学大纲模板(含考核方式及评分标准)
附件2、学生对课程的质量评价调查问卷模板(以传热学课程为例)
附件3、学生对课程质量评价调查问卷分析报告(以传热学课程为例)
附件4、试卷分析报告模板(以传热学课程为例)
附件5、教学大纲评价(含课程考核方式评价)模板(以传热学课程为例)
附件6、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分析模板(以传热学课程为例)